向傳奇學習,把每一步都跑得更有力量
在馬拉松的世界裡,Eliud Kipchoge 不僅是速度的象徵,更是一種精神。他以無比的紀律、精準的訓練節奏、穩定的步伐,創造無數的歷史時刻。近期,COROS 分享了他最近以 3:21/km 的配速完成了 40 公里的訓練,再次證明:冠軍不是一日之功,而是日復一日的自我修煉。
圖|Via COROS
如果你也正在為下一場馬拉松或路跑賽努力,以下是 5 個 Kipchoge 的建議,將為你指引方向,幫助你跑得更快、更穩定,也更享受過程。
📌 訓練不是跑而已,要像織網一樣均衡交織
「真正的跑步計畫,是由耐力、速度與恢復編織而成。」
Kipchoge 強調,跑步計畫應該要向交響樂一樣協調。你需要的不只有跑步訓練,還包括了力量訓練、核心穩定、柔軟度與恢復安排等。特別是對於中長跑者來說,提升下肢穩定性與肌腱強度,可以幫助你跑得更長久、避免運動傷害。
圖|Via Eliud Kipchoge IG
練習建議:每週安排 1-2 次核心或力量訓練跑後加入簡單的伸展與滾筒放鬆為不同訓練日分配明確主題(如:節奏跑、間歇、LSD)📌 每週長跑,別跳過這場與自己的深度對話
「馬拉松不只是速度,更是距離的磨練。」
在 Kipchoge 的眼中,每週的長距離不僅僅只是里程的堆疊,更像是一種自我對話。他建議跑者在馬拉松準備期中,至少每週安排一次長距離練習,並且在比賽兩週前完成最後一次的長跑,以利恢復。
圖|Via NN Running Team IG
練習建議:長距離配速以「可以輕鬆講話」為主開始時慢一些,後段穩定加速(採負分段跑法)長度漸進拉長,目標落在 30 公里至 35 公里📌 你的狀況,遠比數字重要「即使訓練不完美,也值得肯定。因為你沒放棄。」
有些日子你會跑不動、感到失望。但 Kipchoge 提醒我們,不是每一次訓練都要完美,在低潮時的堅持,更能鍛鍊意志。跑步不是為了表現誰最強,而是讓你在不完美中認識更堅強的自己。
練習建議:寫下當週訓練過程,而不是只有冰冷的訓練數字接受不如預期的訓練,是過程的一部分和隊友、教練、朋友分享你掙扎的時刻📌 比起跑多快,更重要的是完成後你是否還能笑著說「我準備好了」「真正的成果,是你在終點線前依然感到強壯。」
Kipchoge 的訓練不追求一時快感,而是為了在比賽日能夠保持穩定與信心,他的長跑以節奏感為重點,練習在疲勞時仍能保持步伐與心率的穩定。
他認為成功的長距離練習,不在於達到某種速度,而是以強壯且可控的狀態下完成長距離,根據感覺跑步,傾聽身體的聲音,優先考慮耐力而非是速度。
圖|Via NN Running Team IG
練習建議:嘗試「進階節奏跑」(progression run)訓練配速穩定性每隔幾週安排一場模擬比賽日的長跑練習補給節奏與賽道分段節奏感📌 成功的唯一捷徑,就是紀律「紀律,是馬拉松賽道上最堅實的後盾。無論在生活還是訓練中,生活中沒有捷徑,全心全意的投入練習。只有這樣,你才能成功。」
Kipchoge 堅信,紀律是讓你從平凡走向非凡的關鍵。他每天早起、固定作息,對訓練抱持敬意,對於他而言,每一次的練習都像是一個慎重的約定,沒有任何藉口,堅持訓練,相信過程。進步需要時間,而紀律是進步的基礎。
訓練建議:制定週期性的訓練計畫,避免隨意調整給自己明確的目標與動機,例如寫下「我為什麼要跑」每週固定幾天早起訓練,培養穩定習慣
✨ 給每一位跑者的話:用心,慢慢堆疊屬於你的傳奇
Kipchoge 始終相信「No human is limited.」(人類沒有極限),他專注在自己的節奏,把每一次訓練都當作對「信念」的修行,這句話,也是他送給所有跑者的祝福。
你不需要成為 Kipchoge,也可以在你的賽道上,跑出獨一無二的風景!把這 5 個建議放進你的心裡,一步一步走得更遠,也會越跑越自在。
圖|Via NN Running Team IG
延伸閱讀:
【知識】重新思考馬拉松訓練:80-20 原則是否適合所有人?【訓練】不想再跑得費力?助你提8%跑步效率!試試這份「下肢彈簧剛性」訓練菜單【訓練】跑者必練!5 招打造強力臀肌 提升跑步效率【知識】從「馬拉松之神」Eliud Kipchoge 身上偷學備戰秘訣【訓練】為什麼跑步要練肌力訓練?市民跑者的實用指南【訓練】馬拉松長跑全攻略:打造你的耐力基石
責任編輯:Ian資料來源:Coros
*跑步訓練,盡在運動筆記。